——多氟多“第二价值曲线”观察
本报记者 孙国利
产能过剩之剑高悬之下,再好的企业也要面对挑战。特立独行的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手持创新利器,依托六氟磷酸锂等高科技产品,逆势突围,在转型升级的康庄大道上,勾勒出完美的上扬曲线。
六氟磷酸锂是多氟多的骄傲,挺起了民族工业的脊梁。多氟多处于新能源材料产业链的核心,抢占了价值链的高端,奠定了产业报国的基础。目前,多氟多已属全球领先,不仅使中国摆脱了锂电池电解质依赖进口的格局,还批量出口,成为国际**企业的供应商。
依托一以贯之的技术创新,多氟多在闪转腾挪中,完成了传统行业到新材料行业的华丽转身,展现了焦作制造的“微笑曲线”。专家评价,这个“微笑曲线”专业性强、创新活跃、产业融合度高、带动作用显著,是全球氟产业价值链的高端环节,成为经济下行中的“一抹亮色”。
去年年底,多氟多低品位氟硅资源制备电子级氢氟酸精馏节能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项目被国家发改委列入绿色低碳技术攻关专项。多氟多董事长李世江说,这是多氟多承担的第21个***项目。
省委书记楼阳生指出,创新发展重在创新全覆盖,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围绕未来产业重点布局。重视应用研究,牵引原始创新甚至理论创新,着力解决关键共性技术、卡脖子技术。李世江说,多氟多创造奇迹的过程,就是承担***项目实现转型发展的过程,围绕新能源材料、电子信息材料进行产品结构调整与产业转型升级,提升核心竞争力。
技术创新,成就了多氟多的凤凰涅槃。李世江说:“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当下,无数的机遇和红利蕴藏其中,能否分享红利,看的是你有无创新基因,有无跨界思维。契合创新驱动战略,多氟多发掘技术创新的引领作用,用发展新空间培育发展新动力,用发展新动力开拓发展新空间。”
***项目,是多氟多为国担当的一贯追求。20世纪90年代,我国电解铝行业高速发展。冰晶石、氟化铝作为铝电解槽的电解质助熔剂,可降低电解温度,有效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1999年,多氟多攻克氟硅酸钠法制冰晶石联产优质白炭黑生产技术,开辟了新的氟资源、节约了宝贵的战略资源萤石,解决了长期制约磷肥工业发展的“三废”污染问题,被评为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
创新之花,朵朵璀璨。2006年,多氟多自主开发无水氟化铝工艺技术,建成3万吨无水氟化铝生产装置,被列入国家“火炬计划”;2008年,无水氟化铝被评为国家重点新产品;2009年,无水氟化铝列入鼓励类环境友好产品范畴;2010年,新单列无水氟化铝税则号,零出口关税,区别于其他氟化铝5%的出口关税;之后,盈氟金和、昆明科技的相关项目,相继被列入国家技术改造专项。
市场经济,不相信眼泪。如果邯郸学步,陶醉在原有的荣耀中,靠技术优势、市场优势、成本优势,和对手死拼硬扛,结果就是头破血流。多氟多的出路,简单明了:转型升级。
咋转?李世江说,坚持市场化原则,扬长避短,立足特有的优势,寻找属于多氟多的“第二价值曲线”。瞄准有“氟化工皇冠上的明珠”之称的六氟磷酸锂。由氟化工进军新材料,拓展延伸氟化工的应用领域,创新性地挖掘行业发展的意义。
在元素周期表的左上角,有一个最活泼的元素锂;在右上角,有一个灵动的元素氟。合理嫁接,就是六氟磷酸锂。用氟造福人类,是李世江的毕生追求。多氟多选择六氟磷酸锂,理由有三:该产品是锂电池的“血液”,国家急需,替代进口;主要原料氢氟酸,多氟多驾轻就熟,技术、成本优势明显;产品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
21世纪初,我国锂电池行业发展迅速,新能源材料作为新兴产业,纳入重点产业振兴规划之中。当时六氟磷酸锂吨售价100多万元,生产难度高,技术被日本企业垄断。为颠覆这一窘境,多氟多开始自主研发。
历时8年,经过上千次实验,多氟多最终首创以无水氟氟酸、工业碳酸锂制备晶体六氟磷酸锂的新路径,实现从产品到工艺的全面自主化。2011年,多氟多锂离子电池全产业链电解质开发项目被列入国家863计划,2012年和2013年又分别被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工业转型升级强基工程,并于2017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唯其艰难,才弥足珍贵。凭借在氟化工领域的积累,多氟多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子级氢氟酸生产新工艺,品质达国际领先水平,有力支撑我国关键原材料安全,实现电子化学品的***、中国造。2013年,多氟多年产5000吨超净高纯电子级氢氟酸项目被工信部列为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推动我国集成电路原材料的国产化进程。2021年,作为集成电路用超净高纯试剂研发及产业化验证项目,被工信部列入国家产业基础再造项目。
氟锂结合,叩开新能源的大门,氟硅分家,进军到半导体领域。多氟多实现从传统氟化工向精细氟化工、电子级氟化工转型,实现中国新能源材料和电子信息材料由“跟跑者”向“并行者”“领跑者”的跃升。如果说开发六氟磷酸锂和电子级氢氟酸为代表的新能源材料和电子信息材料是敢为天下先,奏响建设科技强国的“创新”乐章,那么对氟硅资源的综合利用就是勇担当、敢作为,谱写命运共同体的“绿色”篇章。
多氟多以氟硅酸钠法制冰晶石联产优质白炭黑这个***项目起步,不懈探索之后,终获成功。多氟多有效利用其中的氟资源,还把硅资源做成有用的产品。目前,多氟多又把氟硅资源做成电子级产品,提出了氟硅两个元素的相互作用构成半导体工业的基础之一。李世江说,这个项目是多氟多承担的第21个***项目,瞄准“卡脖子”工程,为国家进行绿色低碳技术攻关。
废品,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多氟多在创业之初,就把资源综合利用和“吃干榨尽”作为追求,响应国家循环经济战略,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始终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在低品位氟硅资源综合利用上下功夫,先后承担无水氟化铝节能技术改造、高性能无机氟化物清洁生产、再生冰晶石等多个***项目,开启多氟多围绕国家绿色发展战略,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创新之路。
以产业为牵引,多氟多笃定发展新材料。瞄准新能源产业发展方向,站在新能源电池体系发展的高度看待新材料,才能更好地把握新材料产业发展趋势。多氟多不仅研究了六氟磷酸锂,还开发出双氟磺酰亚胺锂、二氟磷酸锂等新型锂盐。通过对六氟磷酸钠、氢燃料电池的研究,多氟多布局“制能依氢、行之有锂、坐地为钠”的能源体系和产品体系。
依托锂电池关键材料产业链,多氟多进军锂电池行业,打造锂电池智能工厂,促进新能源行业发展。可以说,新能源电池既是通过电池的发展看清新能源未来的方向,又是在材料的基础上实现自我超越和重点突破。
数字化浪潮和低碳新时代“双重革命”,不期而遇。李世江说,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一次机遇性、竞争性、重塑性的变革,不进则退、慢进亦退、不创新必退。多氟多把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打造**创新生态。
数字化转型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是全员参与、主动对接、持续优化的过程。目前,多氟多正在打造融合发展的数字化平台,把研发、设计、工程、生产、运营全线打通,通过融合来打破孤岛;融合市场运营体系,以六氟磷酸锂为切入点,统筹所有运营工作,带动作用明显;融合技术创新体系,把研发、设计、工程、生产到维保进行闭环管理;整合各方资源,包括中科院、清华大学、郑州大学、河南理工大学等院校的资源;引进创新资源,引进社会资源、政府资源,充分发挥好省氟基新材料产业研究院、智慧元素研究院、河南理工大学新材料产业学院等平台的赋能支撑作用,共同推进多氟多创新体系建设。
一个人的梦想是梦想,千百万人的梦想就是现实!
|